划重点!未来房地产将重点关注这三个方面
10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根据发布会上的介绍,“十四五”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取得了多项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效: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居民;截至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超过7万亿元;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的住房实现交付。
住建部认为,五年来人民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筑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住建部表示,将求真务实、加倍努力,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城市更新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出政策、明底线,推试点、抓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坚持体检先行,找准城市更新的着力点。目前,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50多个县级市已经全面开展了城市体检工作。
第二,坚持统筹推进,加快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指导各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精准实施城市更新项目,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第三,坚持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包括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机制。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建立金融、财税、土地等相关支持政策协同机制,研究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等。
未来,要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系统推进“四好”建设。落实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统筹实施好一系列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发展工程,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五方面推动“好房子”建设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的决策部署。政策引导下,建设“好房子”已经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住建部在推动“好房子”建设工作中,将重点从标准、设计、建材、建造和运维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好的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已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建住宅项目都要按照14项新标准实施,提高住房品质。
二是,好的设计。鼓励设计师下功夫研究住房问题,解决百姓身边的问题。同时,研究让老房子通过改造向“好房子”靠拢的办法。
三是,好的建材。推动研发适用于“好房子”的新型建材,研究绿色建材、智慧安防、全屋智能,通过互联网、传感器等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在“好房子”当中得到应用。
四是,好的建造。建筑企业、设计单位要下功夫研究,通过调研梳理出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要求,形成操作手册,并在建造过程遵守。
五是,好的运维。包括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提升物业服务行动。
落实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各项任务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十四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此次会议也对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内容,有了更为清晰的描述。
第一,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针对基本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形成保障和市场两个体系,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第二,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目前各地正在积极谋划、科学研判,编制“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
第三,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项目公司依法行使独立法人权利,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资金。一个项目确定一家主办银行,保证合理融资需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
第四,发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不仅将新房子建成“好房子”,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还要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对此,住建部表示,“十五五”期间,将继续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立足于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落实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各项任务,推动形成供应体系健全、要素配置合理、监管制度规范、行业经营稳健的房地产发展新格局,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