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高铁来啦!这群襄阳人今天乘列车从高铁站出发了!
郑万高铁襄阳段年内通车,
一个半小时到郑州!
今天(8月26号),
襄阳之声全媒体记者徐倩、井睿智
邀你共同体验试乘之旅!
本次体验路线为
建设中的东津高铁站—向北行驶—唐河特大桥跨汉丹铁路段—双沟路基段—鄂豫省界—返程向南行驶—李家大山隧道—郑万高铁汉江特大桥—再返回建设中的东津高铁站
上午八点半,记者从建设中的襄阳东津站出发, 搭乘轨道车前往鄂豫省界。
轨道车是高铁建设过程中用于运送物料的小型工程车,时速最高在110公里/小时,站在轨道车内,尽管没有高铁的速度,但看着沿线的风景,也让人心旷神怡。
透过车窗,沿途两侧农田生机勃勃,树木葱郁,不远处小楼屋舍,景色宜人。行驶在新铺就的高铁轨道上,感觉十分平稳。
记者一行乘车一路向北,依次经过东津一号特大桥、唐河特大桥跨汉丹铁路段、双沟路基段等建设节点。
一个小时左右,轨道车抵达湖北和河南交界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如果乘坐高铁,从东津到这里只需要十分钟。
从河南返程,轨道车经过建设中的襄阳东津站,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装饰,预计十月份完工。
东津站建筑总规模约21.49万平方米,总体高度50.4米, 综合建筑65万平米,站房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设计为9台20线,其主体结构共有5层,分为地上3层、地下2层,从上至下依次为:高架候车层、站台进站层、地面出站层、地下1层城市轨道站厅层、地下2层城市轨道站台层。
值得一提的是,东津高铁站的站台外观还融入了“一江两岸,汉水之城”的襄阳地域和文化特征,不仅造型采用“束腰形”平面,还特意借助楚风建筑精髓“深出檐、高筑台”的重要特征,以宽大的整体式屋檐勾勒轮廓线,形成挡风遮雨的空间。尤其是中间的采光带,兼顾了节能环保的功能。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铁路交通和事业部副总 张丹介绍说:
我们中间的采光天窗层次非常复杂,首先,最上面一层采用的是最新的三银真空玻璃,这个玻璃最显著性能就是隔热性非常强,比双银玻璃要强很多,这是我们选材上的突破,这个玻璃下面是结构空间网架层。网架层达到了4米到4米5,这个再下面我们采用了每个标准单元250宽500高的条形铝单板,就是模拟出汉水波光粼粼的效果,兼具空间效果的同时,也给室内中央地面进行了遮阳遮光的效果。条板缝隙中间又增加了一层穿孔铝单板,一个作用是对上部结构和吊顶进行视线阻隔,第二个对中间的热量和光照进行再一次阻挡,所以旅客在这里休息会感觉非常宜人舒适,这是我们站房绿色建筑方面的一个新的尝试和突破。
列车继续往南行驶,来到郑万高铁汉江特大桥。
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湖北段ZWZQ-4标段位于襄阳市境内,线路全长28.384km,主要构成为一座特大桥——汉江特大桥,桥长28.36km,主要工程量有6981根钻孔灌注桩、828座墩台身、755孔制架梁(三标架梁62孔)、20孔48m节段拼装箱梁、4孔48m支架现浇箱梁、15联连续梁、1联(109+220+109)m连续刚构-拱、CRTSI型无砟道床56.8km。
汉江特大桥主桥设计为(109+220+109)m连续刚构-拱组合结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为单箱双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220米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设计矢高44米,拱轴线采用二次抛物线;全梁共配合设计了22组吊杆,吊杆顺桥向间距9米,横桥向间距12米。汉江特大桥主桥在中国设计时速350千米的铁路钢构拱桥中名列前茅。
郑万高铁为西南地区至华中、华北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线路全长818公里,线路设计运行速度350公里/小时。高铁自河南郑州起进入湖北省境,经襄阳、南漳、保康、神农架林区、兴山县、恩施州巴东县后,进入重庆市境内,经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至万州区接上渝万城际铁路。
郑万高铁襄阳段所有轨道线路,信号,通信,接触网的施工已经全部结束,26号下午将实现送电,27号进行热滑实验,9月1号将进行联调联试。待东津高铁站站内施工结束后,今年12月底可正式开通运行,届时,襄阳正式迈入高铁时代,襄阳市民到郑州只需要1个半小时,襄阳到北京只需四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