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之城 | 以漫行道路链接自然,城市奇妙生长

生态之城 | 以漫行道路链接自然,城市奇妙生长

来源:襄阳房地产信息网   2020-04-07 11:30

1.jpg

◇ 深圳华侨城实景图


当建筑被比拟为森林中的大树,道路则是大树的根系。华侨城秉承三十余年“规划先行”理念,探索健康城市形态,其中道路作为规划中重要一环,将为城市带来前所未见的生活体验。当创想基因与千年大城的梦想碰撞,华侨城将世界领先的道路规划带到襄阳,一切美好,皆已初见。


从新加坡到深圳,以人为本的慢行系统

自1985年创立伊始,华侨城便确立了“依托自然,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模式,承袭新加坡“在花园中建城市”规划理念,保留原生地貌,于繁华中打造城市慢行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洽。


步行,亦是一种生活态度。华侨城道路系统遵循“通而不畅”的原理,以人为尺度规划道路形态,以双向两车道、蜿蜒环状+放射型路网的方式组织机动车交通,在华侨城你甚至看不到一条笔直的路,驱车于此只能缓缓而行,让每一次步行都自在随心。


保留原始地貌,在道路旁培植生态花园

华侨城人行道密布榕树等大型乔木,形态各异、色彩缤纷、遮阳避日,盛夏时节的深圳华侨城,总比外界低两度。

2.jpg

◇ 深圳华侨城实景图


N条生活动线,仅步行就能抵达心中所向

华侨城借助形式多样的立体步行系统,串联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开放空间,从居住到工作、休闲、游乐、观展,华侨城无一不提供了丰盛的生活感受。

3.jpg

◇ 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实景图



从铁道到绿道 城市绿毯焕活生机


在曼哈顿,高线如同一道遗留在城市肌理中的巨大伤疤。设计师依托通过园艺、公共艺术等方面的打造,把这道伤疤“缝合”起来,让曾经的“死亡大道”,成为漂浮在曼哈顿上空的城市绿毯。


高线不止是区域,它以毫不间断的姿态,横向切入多变的城市景观中。将“漫步”的理念融入城市公园体验,人行走其中,不用考虑过马路看车、不用等红绿灯,高出地面30英尺的空中步道带来了独特的城市体验,人们在深入城市的同时也在远离城市。


4.jpg

◇ 曼哈顿高线公园(网络图片)


如今,这条穿越纽约曼哈顿中城的线性公园总长约2.4km,跨越22个街区,已经成为纽约最受人欢迎的景点之一,作为全球政治、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项目,依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jpg

◇ 曼哈顿高线公园(网络图片


从世界到襄阳,生态之路有序生长


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生态构成城市规划肌底,道路则是规划的脉络与血液,曼哈顿和深圳华侨城如此,如今的襄阳华侨城同样如此。


秉承“规划就是最大的财富”的理念,华侨城联手世界顶级设计团队“株式会社日建集团”,描绘城市发展的蓝图,结合日建集团百余年规划经验,构建一座国家级绿色文化新城。

6.jpg

◇ 襄阳华侨城规划效果图


华侨城秉承“生态环保大于天”的原则,坚持将道路规划,在尊重原生地貌的前提下与水系路网进行“无缝对接”,引汉江水入城,打造一座充满活力的生态之城。


7.jpg

◇ 襄阳华侨城规划效果图


立体交通

引汉江水入城,以130万㎡ 6大滨水生态绿心串联起9700米生态绿肺走廊,实现城市水系和道路的生态有机。并运用“缝合城市”理念,在城市封面主轴之上建造生态过街天桥,以公园标准打造桥面空间,融入自然、人文等元素,使南北两区的景观及慢行系统无缝结合,形成科学的立体生态网。


8.jpg

◇ 襄阳华侨城规划效果图


丰盛漫行系统


如何让都市之中的人,得以与自然共鸣,华侨城规划了集生态漫步道、滨水漫步道、自行车道、地下走廊于一体的漫行系统,构筑绿色健康的生态之城。


9.jpg

◇ 襄阳华侨城规划效果图


保留原生地势

道路向深处延展处,华侨城撷取了襄阳山水天然风貌,依托20万㎡原生态核心水库源,打造180万方森态绿地、4大滨湖艺术公园,滨湖而居,是人与四时的亲密距离。

10.jpg

◇ 襄阳华侨城生态艺术公园效果图


道路,是一座“健康城市”生长的血脉,华侨城依托“缝合城市”等先进规划理念,让道路与湖泊、水系、绿地、植被,自然交融,于8.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构成一个生机跃动的生态体系。襄阳华侨城,以生态筑城理念,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大城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