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挂!2021年,襄阳这个新区交通大爆发!
改革开放至今,回顾国内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交通建设是永恒的主角。正是有了交通建设的持续投入,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区域的区位价值才得到了不断升华。“十四五”期间,一个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将东津新区“半小时交通圈”的方向深度融合。
一直备受市民关注,因形似一道彩虹,颜值爆表,而被市民们誉为一张新的城市名片——新六两河大桥,一直占据襄州与东津片区交通C位。
新六两河桥是东津新区连接襄州区的重要快速通道,襄州桥头与航空路、园林路相连;东津桥头与南山路、金源路相连,同时大桥又分别与城市内环、东西轴线和外环等多条城市快速路相通。
桥加强了新区与襄州的联系,但对东津来说还远远不够。东西轴线就是重中之重,它像一条巨龙,从樊西一路向东直达东津。上跨铁路桥在7月转体成功,主体预计8月底完工,可以确保东西轴线樊城段年底全线贯通,力争实现通车。
全长约26.3公里无红绿灯的东西轴线连贯樊城、东津新区,打造“半小时交通圈”,引导城市东进、带动东津人口聚集和功能转移。
东津立交
2021年实现东西轴线樊城段全线通车,东西轴线鱼梁洲段主体贯通争取2022年8月份通车。同时,东津新区规划内环南线、内环北线,构建完整的东西贯连城市交通骨架,推动襄阳城市格局的形成。
东西贯穿、南北通达,新区与各个主城区交通联系日益精密,而区域内部路网也日益完善。
连接东津湾路与五一路的伏牛路长1933米,宽25米,规划为城市次干路,是连接东津新区
“四馆一中心”的重要交通道路,今后市民来往东津新区各场馆将会更加便利。
会展南路、苏岭路南段、苏岭路北段三条新建道路,已于7月初建成通车。东津湾路可施工范围,也已经实现通车。这五条道路与此前已建成的南山路、五一路、金源路等主次干道共同构成东津新区核心区循环路网,极大改善区域内交通设施,进一步拉动新区内循环交通格局,最终改善附近居民的出行。
有车一族可以享受东津新区半小时经济圈,而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公交出行。小编查了襄阳公交出行,从襄阳各城区开往东津新区的公交车有17条线路可以选择,基本做到城区全覆盖直达东津。
小编实测从华洋堂门口公交站台(长征路中)坐G01 可在20分钟左右到达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用时及车次还是可以接受。但也有一个问题,上下班高峰期、雨天等特殊情况从东津回市区的时间还是偏多。
为改善东津新区内部的公共交通,实现核心片区的快速通达,东津新区计划新增两条内循环公交线路。线路一将CBD综合服务区、襄阳东站片区、世纪城片区快速串联,线路二实现东津老镇、新镇群众和产业区的融合。进一步延展东津内部交通循环格局,新区出行问题不大。
东津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一场道路与城市的持续互动。作为“十四五”规划,襄阳主城区发展定位各司其职,东津新区打造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承载区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市内交通网络骨架的加速形成,为襄阳重点建设的主城区——东津新区,带来无限活力和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