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新天地】寻古襄阳,黄州会馆
来源:襄阳房地产信息网
2016-09-30 08:53
作为老樊城最具特色的文化,会馆文化是这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樊城有21座会馆,现在只有包括黄州会馆在内的4座会馆。
在解放路的南侧的拆迁现场,可以看到黄州会馆高高的斗檐。以前会馆被周围民房挡住,好多人压根不知道它的存在。
直到2014年襄樊大道建设,周围房子拆迁后,黄州会馆才得以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黄州会馆始建于清朝鼎盛时期,现存建筑占地约950平方米,由三进院落组成。
第一进有铁叶大门,中间为通道,两边为厢房,上层原有戏楼。
第二进为正殿,四柱三间。
第三进是后殿,其结构与正殿相同。
是至今保留较完整的一处本省人修建的会馆,也是一座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
黄州会馆亦称“护国宫”,是由黄帮商人修建,黄帮以经营疋头(即布匹、绸缎、呢绒、纺织品的总称)、棉纱、茶叶生意为主,在樊城的经济实力与团队规模都很大,修建的黄州会馆规模仅次于山陕、武昌两会馆。
斑驳的砖墙、飞扬的檐廊,印刻着黄帮商人的生活记忆。
掉落的墙皮下,露出了原来的纹饰。虽然几经损坏,但建筑的精致与讲究依然有迹可循。
戏楼被当地居民占用,前殿保存完好,后殿于1994年的火灾,1998年对后殿进行了修复。
高高地屋宇上,旭日祥云的图样清晰可辨,不过明显能看出是后期修复时的新工艺。
2007年,拾穗者团队的几位专家找工人对会馆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复。他们选择了一根长5.2米、约重500斤的松木作为大梁,让黄州会馆逃过一劫。
黄州会馆既反映了百年前襄阳商贸的发达,也展示了近代会馆文化和各自不同的本土建筑艺术风格。光阴荏苒,岁月流变,如今幸存下来的这座会馆对于襄阳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更显得弥足珍贵。
修缮重点黄州会馆
黄州会馆内景
2016年10日1—10月7日
襄阳新天地民国风游园会,再现老樊城繁华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