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基础教育如何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本文来源于:崔瑞波(九三学社襄阳市委宣传信息工作部部长、襄阳市政协委员)
历史上襄城的封建官学与现代教育兴起
襄阳立学起于东汉末年,到唐宋时,襄阳不仅有府学宫还有县学宫、书院。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东汉都城太学被废,不少学人南迁,荆州刺史刘表在治所襄阳设立学业堂,很快使襄阳成为全国的文化教育及学术中心。据《荆州文学记官志》载,刘表设立的官学规模宏大,讲授的儒士有三百余人。诸葛亮、庞统、徐庶、石广元等都在此学习。刘表开立官学后,对经书进行了删繁就简改造,厚今薄古,经世致用,与时俱进。
图片▲ 襄阳北街
据《襄阳府志》和《襄樊教育志》记载,自元至清,襄阳府及所辖各县书院21所(不包括民办),其中襄阳府设乳泉书院(府署东)、襄阳书院(市委党校院内)、岘山书院(府学西隙地)、鹿门书院(襄阳大北门内)。襄阳县设隆中书院(城西隆中)、凤山书院(岘山羊侯祠)、冽泉书院(城南习家池)。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襄阳城区仅剩创办于乾隆四年已经163年历史的鹿门书院1所。
图片▲ 鹿门书院牌匾
在封建社会,统冶阶级利用太学和府州、县学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1901年清政府宣布“新政”后,陈旧的四书五经被先进的科技文化取代。
县学宫始建于唐代,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迁入城内,现襄阳五中校园内。保留有道光二年建设的大成殿、泮池、状元桥、杏坛。1901年清政府宣布“新政”。翌年,襄阳府中学堂成立,校址就设在县学宫。从此,襄阳的教育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革命先躯萧楚女、谢远定等曾在这里播下革命的火种,培养了黄火青等一批栋梁之才。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襄阳五中。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渊源都源自襄阳府中学堂。
图片▲ 图源网络
襄阳书院在今襄阳市委党校院内,历史上又称府贡院、试院。辛亥革命后旧学被废,1929年、1930年改建为鄂西北第一所省立完全小学十二小,1938年学校迁郧阳。
此外,庞公片区还有一个凤栖书院,解放后曾经作为庞公祠大队小学,小学迁走后房毁。
襄城区基础教育传承和创新
1700多年的封建官学办学历史和遗存,是襄城区、襄阳市教育的宝贵财富。如何传承?多年来,襄城区教育部门做了很多探索。襄城区基础教育主要传承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尊师重教、兴贤育才的好传统;三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办学理念;不仅推动了学校发展,也促进了学生成长。
图片▲ 古隆中
襄阳四中、五中曾作为襄城区高中教育的双子星,傲人的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所以民间曾有“湖北基层教育看襄阳、襄阳基础教育看襄城”的说法。襄城区的荆州街小学、昭明小学、第一实验小学,四中义教部、五中实验中学、三十三中、七中,个个都是家长眼中的名校,想方设法想把小孩送到这些学校。
图片▲ 襄阳新四中实景
襄城区基础教育创新一直在进行,成效显著。2014年襄城区曾入围21世纪教育研究院“第四届地方教育创新奖”案例。可以说,采取的均衡教育发展的创新措施很多,比如:
一是实行学校个性化发展。不推行大而化之的模式,鼓励性形成了“一校一个特色、每个学校不重样”的个性化发展之路,襄阳五中实验中学坚持“小班化教学、全封闭寄宿制管理、班级导师制、突出外语和创新教育”等办学特色,成为全市人民公认的初中学校的典范;襄阳七中探索“互联网+教育”发展新模式,实施快乐教育成长模式;昭明小学曾经探索无教案教学,被评为“全国创新型学校”;三十三中曾经让学生参与备课,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荆州街小学组建“智囊团”,帮助其他老师“磨课”,让学生快乐学习;23中利用微课程研究“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等。
图片▲ 昭明小学
二是成立教育集团以强带弱。比如庞公片的三十三中教育集团把23中纳入集团范围,把河心小学、王家洼小学、十家庙小学纳入荆州街小学教育集团,在师资、财务、人事上实行集团统一管理,必将带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步入优质发展的快车道。
▲ 荆州街小学教育集团成立
三是把校园文化纳入学校考核范围等。荆州街小学突出楹联特色,昭明小学突出京剧特色等。
庞公新区将成襄城基础教育新高地
未来,庞公新区必将成为襄城区基础教育新高地,“湖北基层教育看襄阳、襄阳基础教育看襄城”,可以接一句“襄城基础教育看庞公”。
为什么这样判断,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作为全市高中教育的龙头襄阳四中、襄阳四中国际学校落户于庞公新区;
二是庞公新区发展规划和住建部门对小区开发配建设学校的规定,届时包括民发集团捐建的民发庞公学校在内的中小学将达13所;
图片▲ 民发庞公学校效果图
三是襄阳古城保护带来的城墙内学校外迁成为必然,绝对不仅仅是四中和五中;
四是基础教育集团以强带弱的发展模式,必将持续提升庞公片区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