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划引领城市巨变 ——襄阳城市规划75年进程回顾

以规划引领城市巨变 ——襄阳城市规划75年进程回顾

来源:襄阳房地产信息网   2024-09-27 17:45

1727430403105113.jpg


在规划引领下,襄阳城区形成了“一心四城”的空间格局 全媒体记者谢勇 摄


□周世汉


新中国成立以来,襄阳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和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一方面得益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城市规划的及时引领。回顾过去的75年,襄阳城市规划的发展进程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 至197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襄阳城区,由襄阳(今襄城)和樊城两部分组成,城区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中襄阳建成区面积仅2.2平方公里,樊城建成区面积1.4平方公里。


1956年,襄樊市开始着手制定城市规划,由当时的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组织人员进行勘测、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主要内容包括旧市区利用改造和新市区规划两大方面。其中,城市人口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末要达到60万,规划工业基地共150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48平方公里。确立市中心位于樊城正北的主要交通轴线上,襄阳为政治文化中心。


1958年制定的襄樊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建工部城市设计院、省建工局城建处、襄阳专署城建局、襄樊市城建局、电力设计院等单位代表组成的规划工作组共同完成。


1960年和1965年,我市两次对1958年版规划进行了修改与“压缩”。


1976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由襄樊市城建局组织人员编制。城市性质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坚持发展轻化、机械工业,相应发展其他工业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鄂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工业布局划分为七个工业区(樊西轻纺工业区、樊东化工工业区、万山机械工业区、郑家山电子工业区、钱营建材化工工业区等)。规划新建襄樊市第三水厂,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绿地系统,结合旧城改造,开拓若干街心绿地。


第二阶段:1978年至2018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乡规划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规划设计人员越来越专业,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规划成果也越来越规范。这一阶段,我市先后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


1978年3月,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不久,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了应“提高对城市和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1979年6月,襄樊升格为省直辖市,为城市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襄阳市组织编制了1980版城市总体规划,由当时的襄樊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并于1981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


1980版襄樊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总体规划。规划确定城市的性质为:“拟逐步建成以轻纺工业为主,电子、建材、机械等工业相应发展的铁路枢纽城市。”规划形成六个工业区(樊东、樊西、万山、郑家山、钱营和岘山),并建设樊西、樊东、樊北三个居住区。规划明确了樊城和襄阳(今襄城)一主一副双中心、双城各自发展配套服务设施的格局,增加了对鱼梁洲风景游乐区的定位,并首次提出了文物保护规划,对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1983年10月,襄阳地区撤销,地、市合并。1986年12月,襄阳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上二汽襄阳基地的建设,三线企业的迁入和调整等因素,促使了1988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出台。


《襄樊市城市总体规划(1988-2010年)》的编制工作,由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当时的襄樊市城市规划管理处联合承编。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工业以机械制造、轻纺为主的鄂西北中心城市。城市用地布局以“鼎足湖北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富有辐射力和吸引力的大城市”为发展目标,确定樊城为城市商贸、交通中心;襄城为城市政治、文化中心。


1988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了7年,城市各项建设得到了有序发展。1996年,随州作为省直管市从襄阳市域划出,襄阳县行政中心迁至张湾、汽车产业开发区和高新区的设立,市区的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有了很大变化,我市再次启动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2000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准《襄樊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规划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汽车工业基地;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区采用樊城、襄城为中心,以油坊岗组团和余家湖组团为两翼的“双中心带状组团”的结构,其中确定樊城区为全市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信息中心,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保留樊西纺织工业区;襄城区为全市行政、科研中心,以及古城保护和旅游区、商业服务区、机械工业区。油坊岗组团为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汽车工业基地、区域性流通大市场。余家湖组团为全市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区及港口仓储区。


1996版城市总体规划有效地指导了襄阳的城市建设,适应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促进作用,一些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如襄阳体育场、体育馆、诸葛亮广场、邓城大道等也在规划期内完成。


2011年,为贯彻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落实湖北省提出将襄阳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我市制定了《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并于2013年1月1日得到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准。


2011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基地城市。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概括为“一心四城、多中心发展”的沿江组团式结构。“一心”即鱼梁洲;“四城”指环绕鱼梁洲布局的樊城片区、襄城片区、襄州片区、东津片区;“多中心”是指与组团城市形态相复合的多个城市中心。


第三阶段:2019年至今


2019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开启了空间规划体系系统性、整体性和重构性改革。2019年12月,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级重大决策部署,市政府成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于2020年5月全面启动《襄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


该规划紧紧围绕生态文明新要求、城镇化新阶段、襄阳发展新阶段三大方面,聚焦如何落实国家、省级战略,着力构建更加绿色安全、健康宜居、开放协调、富有活力、凸显特色的襄阳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目标定位为——建设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核心增长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结合襄阳中心城区“环洲四城”的空间格局特征,将其分为襄城片区、樊城片区、襄州片区、高新区、东津新城、鱼梁洲片区六个空间板块。确定东津新城为中心城区重点发展方向,提升东津新城产业、科研、会展等区域性服务功能,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及东津城市新中心。目前,该规划已完成规划成果及相应的审查程序,待批准。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我市中心城区已由解放初期的几万人口发展到现在的常住人口160.36万人(2020年七普人口数据),城区面积也由解放初期的约3.6平方公里发展到186.71平方公里(2022年底城市现状建设用地面积)。


随着城镇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未来的城市发展将逐步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城市各项功能将日趋完善,城市品质和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大都市正在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