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水道”!桥梁!
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
黄金水道建设如火如荼,
襄阳水运大发展已拉开序幕
在3月16号的《党风政风热线》节目中,
市交通运输局嘉宾介绍说,
作为汉江上规划建设的最大港区,
小河港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
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将于今年6月份开港试营运。
襄阳自古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美誉,但近年来,水运一直是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一个明显短板。加快打造汉江航运中心,完善水路运输系统,能有效补齐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短板,优化运输结构,提升铁水运能,推动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为多式联运奠定基础,放大我市的区位优势。
相比公路、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
水运具有
运能大、成本低、占地少、污染小等优势。
而且,水运物流可以实现大批量、少批次,
能够一次运送更多货物,同时消耗更少能源。
我市加快建设汉江航运中心,
打造全国内河主要港口
我市启动《襄阳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报请市政府常务会审查和市委常委会审议了《襄阳港总体规划》,现已报请省政府审查批复。
《襄阳港总体规划》共规划泊位156个,其中:货运泊位59个,年通过能力6460万吨(含集装箱通过能力75万TEU);客运泊位47个,年通过能力365万人次;燃料加注、公务管理等各类支持保障性码头泊位50个。
(襄阳港规划图 来自襄阳交通运输)
1、小河港区位于汉江右岸宜城市小河镇荣河村,规划以件杂货、散货、集装箱为主,兼有LNG、加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水上综合服务和船舶修造功能。小河港区是目前汉江上规划建设的最大港区,定位为汉江沿线的重要货物集散中心。
(小河港效果图 来自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小河港区利用岸线2255米,规划泊位21个,其中生产性货运泊位15个,水上综合服务泊位3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泊位1个,加油泊位1个,LNG泊位1个。
小河港区将形成通过能力1740万吨(含最大集装箱通过能力20万TEU),泊位利用岸线长度约2255米。规划其码头后方陆域连片布置,纵深为500~1000米,占地135.86万平方米。
另在小河港区规划了进港铁路16.57公里,连接浩吉铁路,发展铁水联运;在汉江支流渭水规划400米船厂岸线,增加船舶修造功能。
(小河港区全景 来自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2.唐白河港区:包括刘集作业区、赵寨作业区,在上一轮规划的基础上,增强唐白河港区对襄阳高新区、樊城区、襄州区、东津新区等主城区产业服务能力,辐射河南南阳等周边地区。唐白河港区规划为集装箱、件杂、散货功能、船舶污染物回收、水上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唐白河港区通过能力将达到2150万吨(含集装箱通过能力55万TEU)。
3.余家湖港区:鉴于余家湖港区目前煤炭运输已呈现大幅萎缩,同时随着小河港综合码头建成,原有的煤炭运输功能可逐渐转移至小河港区,规划提出煤炭功能近期维持现状、控制港区规模,限制转移对环境影响大的运输货种,远期逐渐转移至小河港区,实现港口转型,保留必要的功能,增加散货、航道养护、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功能。
现有余家湖煤炭码头上游规划新增2000吨级散货泊位2个,利用港口岸线255米,新增通过能力300万吨,陆域纵深约240米,规划利用陆域面积7.07万平方米;并规划了船舶污染物接收泊位1个和航道养护码头泊位1个,利用港口岸线100米。
4.河谷港区:河谷港区规划为散货、件杂为主,为河(口)谷(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兼有LNG、加油、航道养护、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水上综合服务区和船舶修造功能。
5.主城区旅游港区:规划8处旅游客运码头,共38个泊位,公务管理泊位3处,共8个泊位;新增旅客通过能力270万人次;共规划港口岸线2450米。同时,考虑到汉江襄阳段梯级渠化后库区水上旅游需求,规划布局河谷港区太山庙港点、河谷港区茨河港点和新集枢纽库区共3处规划布局旅游客运功能。
6.其他港点:结合未来发展需求及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布置太平店、郭安、白河马营、唐河双沟等港点,功能以支持保障类为主。
雅口航运枢纽
在汉江航道建设方面,雅口航运枢纽主体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并实现船闸通航,今年将逐步蓄水至正常蓄水位。新集枢纽主体工程正在抓紧施工。下游碾盘山枢纽有望在2022年下闸蓄水。届时,襄阳樊城铁路一桥以下将实现三级航道直到武汉。
从远期来看,汉江航道襄阳铁路桥以下将提升为II级航道。我市小河港、唐白河港也是按1000吨级兼顾2000吨级规划的。随着汉江航道等级提升,我市汉江水运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届时,2000吨级船舶可干支直达、通江达海。
投资近70亿
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
改建工程即将开工啦!
207国道襄阳改建项目
207国道是纵贯南北的大通道
起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止于广东徐闻县海安镇
全程3738km
207国道襄阳改建项目
起于鄂豫两省交界处
沿既有G207加宽至黄集镇北向西改移
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
改建工程项目
起于鄂豫两省交界处的黄集镇长王村
向西南改移,途经黄集、马集
在牛首跨越汉江
向南经卧龙、吴集、九集
在宜城小河刘家营
顺接既有207国道
路线全长96.178km
概算投资69.5亿元
建设工期42个月
计划2024年9月建成通车
全线共设桥梁48座
由于该项目不仅要跨汉江
而且还要与浩吉铁路、
焦柳铁路、汉丹铁路、
郑万高铁、汉十高铁
等多条铁路
以及与福银高速、
二广高速公路相交
全线共设桥梁48座
其中特大桥1座
大桥15座,中小桥32座
含互通主线桥4座
分离式立交14座,涵洞217道
服务区2处,治超站2处
主线收费站1处
道路设计
起点利用既有G207加宽段
采用双向四车道
新老G207分岔点
至S302(牛首立交)段、
S303(隆中立交)至终点段
采用双向四车道
S302—S303段
采用双向六车道
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计速度80km/h
设18处立交互通
为便于与周边路网相连
项目共设置
马集、牛首、隆中、九集
等4处互通式立体交叉
其中马集互通
采用三环式苜蓿叶
其余互通采用菱形
设置分离式立交14处
其中3处上跨铁路、
4处上跨高速、
4处上跨国省道、
3处上跨县道及旅游路
即将开工建设的207国道改建工程
一标段总造价近19亿元
主要控制性工程汉江牛首特大桥
主桥采用两孔330米钢箱组合梁独塔斜拉桥
主塔高201米,全长4454米
你报料 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