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襄阳中心城区这个专项规划出炉!
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
都离不开“慢行”
而过街设施是我们
日常慢行的“必经之路”
然而当前襄阳城区
行人过街设施不甚完善
城市被交通干路切割
人车争道,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交通安全隐患较大
市民对现状过街设施问题
也反映强烈
今天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传来最新消息
我市将在襄阳城区重点地段
再规划布局
68座立体过街设施!
近期计划实施新建
立体过街设施14座!
为了解决现状城区过街设施存在的问题,满足居民安全便捷过街的迫切要求,同时适应我们城市发展建设的趋热要求。我市制定了 《襄阳市中心城区过街设施专项规划》。
按照《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规定》和《<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规定>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现征询公众意见。欢迎公众对规划内容提出宝贵意见,组织编制部门将予以认真研究并对规划内容进一步深化完善。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为襄阳市中心城区;重点研究卧龙大道、邓城大道、名城路、富康大道、东内环、南内环围合区域。
规划展望至2035年,近期建设实施年限至2023年。
即将新建的过街设施
都在哪儿呢
一起来看
规划布局
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骨干道路、人车流量集中的重点地段,再规划布局68座立体过街设施,包括57座人行天桥、11座人行地道。
其中,近期结合建设条件和需求,计划实施新建立体过街设施14座,包括13座人行天桥、1座人行地道;同时对现状功能设施缺失的20座人行天桥进行改造。
设计指引
①与公共建筑衔接"一体化设计“
●在大型商业区,形成集购物、娱乐、休闲、交通于一体的立体步行系统;
●结合医院等建筑、设置连续立体过街设施,方便老弱病残孕等人群就医(如襄阳第一人民医院)。
②"以人为本“完善功能设施
●完善坡道、盲道与无障碍等功能设施:应设置自行车推行坡道:重点需求地段、具备空间条件时,宜设置儿童车、轮椅坡道等无障碍设施。
●完善电梯、顶棚等人性化设施:城市高密度人流集散的重点地段,宜考虑设置电梯、顶棚等设施;加设顶棚时,做到外形美观、风格协调。
●完善护栏、防滑、绿化等辅助设施:采用合理的设计与材料,保证安全、提升品质,从细节着手完善各项附属设施,打造形象亮点。
来源:襄阳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