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解难题,红光社区有妙招!

为民服务解难题,红光社区有妙招!

来源:襄阳房地产信息网   2019-11-04 15:52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

深入基层,

熟悉底层,

走进群众,

接通地气,

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才能赢得民心。

为民服务解难题,

看红光社区有一套!


红光社区秉承初心,

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用脚去丈量民情,

用心去感受民意,

用脑去探索民生。


微信图片_20191104155007.gif


做加法,将“党建+”落实落地


坚持群众在哪里,党员在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党建工作重点就在哪里。红光社区利用进楼、扫街、占网等方式,让分散在楼宇、企业、社会组织、家属楼及网络上的党员找到组织,找到归属感,逐步增强扩大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单独党支部+联合党支部的楼宇党建模式,让党员主动站出来、亮身份,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企业发展,服务辖区居民,争做志愿者。


1.jpg


做减法,切实做到服务事项销号管理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辖区党员中全面推行“我是党员我带头”的党员“亮牌、戴徽、承诺、践诺”行动,开展党员先锋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深入网格结对帮扶。树立“群众找到你,你就是第一责任人,不将事情办好不销号”的理念,每一位党员俯下身子抓落实,挑起担子比担当,晾晒成果促完善,切实打通党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200多名党员全部认领服务岗位,在社区服务中心和网站上公示服务事项、联系方式,为居民提供随叫随到的服务。通过社区党员干部带头,带动广大社区居民积极自觉地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


2.jpg


做乘法,带着感情将“再小的事”做好做精


社区就是为群众服务的一线,社区群众再小的事,在社区党员眼里都是大事,把居民的小事当作大事来抓,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并且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通过24小时热线电话和网站受理申请,建成以日托、送餐、陪聊等内容的养老服务圈。红光社区开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满足养老服务需求,保障“三无对象”和社区内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问题。全年为“低保独居老人”提供家政、洗衣、陪聊等服务,为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提供健身和上门服务。


社区工作多又杂,

下岗工人怎么办?

居民有困难怎么办?

居民办理业务怎么办?

居民无处休闲健身怎么办?

......


别急,红光社区有妙招!


为了摸清情况,社区开展“四千”活动:进千家门、认千家人、想千家事、帮千家忙。社区创新实施党委班子联片、党支部联格、党员联栋、网格员联户,管理同步运行、工作同步安排、信息同步整合、绩效同步考核的“四联系四同步”工作机制。通过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将社区党员充实到每一个网格支部中,逐渐形成“人在网格转,事在网格办,情在网格建”的网格支部工作机制。


3.jpg


社区从培训下岗妇女入手,建起全市第一个家政服务站——“好姐妹家政服务站”,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咨询、岗位中介、劳务输出等服务,几年来,社区共培训下岗失业妇女万余人次,推荐上岗8000余人,其中有3000多人甚至被推荐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现在,辖区的所有家庭彻底消灭零就业,家家都有了经济来源。


社区入户走访,将每一个网格里的辖区群众细化分类,对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定期走访记录,及时帮贫扶困。“老来乐”志愿队、“爱心传递队”、“治安服务队”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串百家门、问百家事、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广泛开展邻里互助守望活动。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风气悄然传播,当小区的一条必经之路上没有垃圾桶,有人就会悄悄地找来一只;公厕里的灯泡坏了,有人不声不响地换一个新的……


在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原来政府的服务项目已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进行了重新整合分类,最后确立80项服务项目。社区在“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和力量,合理设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卫生等6个公共服务窗口,实现居民“只进一个门,办成所有事”,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办理,提高服务效能。


4.jpg


利用社区图书室为居民提供阅读室;

利用社区健身场地和器材搭建居民健身舞台;

利用社区活动室建立学习交流舞台;

利用现有超市资源和好姐妹家政服务站建立社区生活综合服务圈;

为青少年开办“四点半课堂”;

暑假为青少年开办为期四周的“童心向党”夏令营活动;

为老年人举办回春操、智能手机运用、妙手生花等活动;

组建16支社区党员群众自愿者服务队伍建成志愿者服务圈;

......


居民只要步行15分钟

就可以享受到社区

卫生、养老、就学、购物、家政等

一系列的服务


来源:云上襄阳